杨家林怎么样 村官年终总结:杨家林传说与碑刻

  xx位于段店镇大金庄西,据说是担山屯杨家的祖坟所在地,当地民间有将坟地称为“林地”的习惯,故习惯性地将“杨家坟地”称为“xx”。

  当地有不少关于xx的历史传说,也听到了杨家后人的说法。现年93岁高龄的杨宏志老先生回忆说:“xx原先占地160亩,里面有三武一文四位状元的坟墓。在杨家众多祖坟中,官衔最小的也是县令。”这位杨宏志老人自称为杨家后人,介绍说杨家祖籍山西,其祖父曾出任即墨县令。在老人眼里县令算不上大官,因为有明至清,杨家世代为官,还曾出了四位状元,只是这些状元大都出自杨家在南方的分支。老人的侄子杨启林,今年也已经68岁,据他介绍,杨家一位名为杨天启的高祖曾经在清代康熙年间出任两广总兵,杨天启的孙子则在乾隆时期官居督察院都御使。因为杨家对朝廷贡献突出,皇帝曾下圣旨,命令文武百官行经xx时,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以示对杨家的尊重。

  上世纪30年代,杨宏志老人从即墨迁回济南居住,当时他只有19岁。他回忆说,那时xx占地160余亩,林内东北、西南走向的大道上有三座牌坊,林地“头枕峨嵋,脚朝腊山”,非常壮观。据他了解,林内有不少空冢,专为后人祭祀所用。当年林内有多座三米多高的墓碑,下面都有龟型碑座,而县令级别的杨氏族人只能埋在xx的边缘处,因为级别不够高。

  现在的xx依然是一片坟地,种了不少松柏,但是这早已经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杨家祖坟,也不再是人们记忆中、传说中的“xx”了。空旷的地上残留一块刻有游龙戏珠的残碑石雕,石面一平方米大小,近一半被埋在了地下,从形制看应是石碑的碑首,写作网从雕刻花纹来看应是清代建造。碑首刻有一条惟妙惟肖的龙,靠近龙颈的地方有一只龙爪向前探出,靠近龙腹的地方,则有两只龙爪共同抓着一个龙珠。龙角、龙须清晰可见,雕刻相当精美,由此可见当年雕工的雕刻水平自是十分精湛。据附近居民介绍,xx墓葬群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少墓葬被破坏,后来这里变成了果园。传说有人曾经在墓中挖到过巴掌大小的金砖;还有人在墓中发现了墓主人的遗体,刚挖出时遗体面色红润,但挖出之后很快就风化了。据说龟形碑座(应称之为赑屃,龙之九子,专职驮碑)就埋藏在附近的地下,大金村有很多大人回忆说小时候曾在赑屃上面玩耍。

  一个民间传说讲述了杨氏家族盛衰与xx之间的关系:当年居住在担山屯的杨氏家族为坟墓选址的时候请了一位瞎眼的阴阳先生给看风水,瞎眼的风水先生最终选中了大金村西xx这块阴宅风水宝地,并且指点杨家族人在墓地里种树,许诺能保杨家长盛不衰。后来杨家果然代代为官,家业越来越兴旺,杨家人也一直供养照顾这位瞎眼的风水先生。但是不知过了几代之后,杨家的后人对瞎眼先生不怎么好了,以致风水先生起了恨意,认为他们以怨报德,想惩治杨家。于是风水先生告诉杨家族人,只要他们把xx里林木的头都砍掉,他们家官做得就永远没有尽头。杨家人依风水先生所说,将林地树木的头都砍掉了,谁知杨家顿生大变故,论文参考几乎全部在朝廷做官的人都领了死罪。杨家从此衰落,xx也因此逐渐荒废。而我们从一位老大娘那里则听到一个有关xx的神异传说:xx里的树木成精,被人砍伐的时候,树身上会流下来鲜红的血。大金庄附近的村民对xx的树木都很敬畏,谁要是砍伐了xx的树木,谁就会倒大霉,就会被诅咒。

  后来在走访大金庄的时候又发现了一块残碑,碑上共有十字留存,篆书,“”,应为清代杨家族人墓志铭碑。我在查找翻阅《即墨县志》后发现,即墨县历史上共有两位杨姓县令,一位名为杨宏烈,县志记载“1867年(同治六年)夏,捻军由东平县戴家庙渡河,10天左右后到达即墨。守军仓促无备,捻军占领了全部村疃,并多次攻城。县令杨洪烈、参将兴瑞督率绅民拒守。捻军驻扎在崂山、灵山一带和沽河两岸,一月多才撤去。当年减半征收租税”;另一位名为杨德成,县志记载“1894年(光绪二十年)4月,即墨知县杨德成得知李鸿章将巡视胶澳,入党申请书费银3000余两,预备盛馔接待。由于天热,食物变质,全抛弃海中。”但具体哪一位与杨宏志老人有关,还有待进一步考证确认。

  现在,大金xx发现的石碑碑首与残碑已经被大金庄村委会保存起来,希望下一步能在xx遗址上发掘出更多有价值的文物资料,以便我们能够更好的了解“xx”的原貌与历史。